推荐理由:朱仙庄镇位于宿州市区东郊,辖36个村,耕地11.3万亩,总面积150平方公里,人口8万人,303省道东西穿境,二徐公路纵贯南北,区位优越,交通便利。朱仙庄煤矿、宿州学院、宿州卫校、宿州市第一轧花厂、绿洲板厂等一大批规模企事业单位坐落镇内。 近年来,朱仙庄镇委、镇政府审时度势,用科学的发展观开拓进取,大胆创新工作思路,大力实施了“工业强镇、农业富镇、开放活镇、产业兴镇”战略,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, 变区位优势为开放优势,变交通优势为流通优势,使朱仙庄镇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,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,工业化进程加快,企业发展特色明显,民间资本投资活跃,全镇经济社会呈现稳定、协调、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。连续10年获“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十强乡镇”,连续5年获“全市经济运行考核十佳乡镇”,连续五年获区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金银奖。2003年--2005年获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一等奖。强力推进招商引资,乡镇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。认真贯彻省、市、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大部署,不断创新招商思路,改进工作方法,拓宽招商引资渠道,狠抓责任落实,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,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。 3年来,共落实招商项目33个,到位资金逾2亿元。轻纺行业特色突出,依托宏顺纺织厂、龙福布厂和宏三维服装加工有限公司,积极寻求纺织发展项目,把引进纺织项目与现有纺织产业实行对接,资源优化配置,延长产业链条,产业聚集和辐射效初步显现,所占镇企业比重为40%,年产值超过了2亿元。 围绕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,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。立足本镇实际,重点扶持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、养殖业和棚菜生产专业基地,主攻城郊型农业。形成以河北巨葱、秋延辣椒、大棚蔬菜等一批种植专业村和专业户。以龙翔种猪场为龙头,充分发挥示范带动,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,经济效益显著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,实行林水路综合治理,高标准、高质量铺设环镇、环村柏油、砂石路180公里,村庄道路面貌彻底改变,全镇初步形成"三横四纵"公路框架,有效改善广大群众的生产、生活条件。大力发展劳务输出,农民的非农收入不断增加。 以人为本,统筹协调,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。坚持"两手抓、两手硬"的方针,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社会治安综合治理、计划生育、教育、卫生、文化广播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长足进步。全镇政治安定、社会稳定、人民安居乐业。.
【展开】
TOP 1
推荐理由:时村镇位于埇桥区东北部,距市区四十五公里。辖36个行政村,8万人口,10.8万亩耕地。北靠老汪湖,南临唐河,东与灵壁接壤,北与解集、栏杆相望,二山(刁山、葛山)横卫、三河(奎、股、濉)里通。302省道横穿过境,乡镇公路网络健全,经济发达,交通便利。二000年被列为市辖中心镇,镇区面积6.1平方公里,8万人口,自古是皖北三大古镇之一(濉溪、临涣、时村)。 近年来,镇委、镇政府加大集镇建设力度,多方筹措资金,兴修公仆路、中心街、老西街、步行街、寨墙路,全长近5000米,投资1000万元,全部建成高标准水泥路面,两边绿化、下水道、路灯等配套设施齐全。由于距市区较远,自然形成了闻名的人流、物流集散地。故使时村街商贸繁荣。镇区有线电视、自来水、大型超市一应俱全,通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,使古镇时村建成了街道整齐、环境优美、生活便利的居住环境。 时村镇农业基础巩固,优势凸现,是中央政策研究室、农业部、国家工商局确定为全国170个农副产品价格信息,固定观察点之一。农业作物以粮食为主,辅以棉花、薄荷、瓜果蔬菜及其他多种经营,建有四万亩优质麦项目基地。 目前,时村镇已拥有个体私营经济5000户,从业人员16000人,占全镇人口的23%以上。由于意杨资源丰富,大小板材加工厂不计其数。 时村有古色古香历史悠久现存完好的老街,开发旅游前景广阔。 如今,时村新一届党委政府一班人精诚团结、奋力开拓、抢抓相遇,正迈开前进的步伐,以落实科学发展观,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,拓宽发展思路,为建设皖北重镇扎实工作。 诚招天下商,笑迎九洲客,时村镇委、镇政府、时村人民热忱欢迎您!.
【展开】
TOP 2
推荐理由:宿州市辖镇。宿州市副食品基地和驰名的“烧鸡之乡”。1958年设符离公社,一度改区,1992年设镇。位于市境北部,距市区12公里。面积27.4平方公里,人口8.6万。东北距观音国际机场65公里。京沪铁路及206国道平行南北通往,符夹铁路在此与京沪铁路接轨。徐(州)蚌(埠)公路经此。辖股河、黄山、振兴、道东、站东5个居委会和武楼、横口、符离、符西、下湾、王闸、沈圩、杨季楼、张塘、符北、黄庄、戚闸、薛阉、丁集、马庄、王家楼、曹吴杨、张楼、中口、梁套、陈庄、灵寺、李桥、曹闸、黄花洞、黄桥、三山子、褚庄、四山、芦村、杜山、尖 山、武山孜、清下34个村委会。乡镇企业有轧花厂、采石厂、水泥厂、瓷砖厂、餐巾纸厂、砖瓦厂、大理石厂、化工厂、烧鸡厂等。农业以养 殖、畜牧业为主。名胜古迹有白居易的第二故居“东林草堂”。 2021年4月,符离镇入选2021年农业强镇创建名单。 2016年11月,符离镇入选第三批安徽省千年古镇。 2014年7月,符离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。
【展开】
TOP 3
推荐理由:褚兰镇位于宿州市埇桥区东北部,距离市区72公里。东连灵壁县夏楼镇,西接杨庄乡,北毗江苏省铜山县,南靠栏杆镇。自古素有“鸡鸣报三县”之说。二徐路省道穿境而过,距徐州观音机场仅15公里。全镇辖10个行政村,区域面积132.2平方公里,人口46659人。 褚兰镇山清水秀,风光怡人。 境内属典型平原、丘陵相间地貌,年平均气温18.4摄氏度,年降水量890毫米。 农作物主要以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红芋为主,经济作物主要种植棉花、花生、蚕桑、瓜果。养殖业以猪、羊、鸡、鸭等家禽、家畜为主。 -基础建设 全镇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,乡村道路四通八达,二十七个行政村已实现了村村通电话,村村通油路,村村通班车,交通便利,经济发达。全镇共有全日制高中一所,初中四所,小学十九所,中心卫生院一个,文化广播站一个,有线电视接收站一个。 镇区水、电、路、各种基础设施齐全。钢筋混凝土楼房如雨后春笋,街道两旁馆店密如连珠,集市年交易额三千多万,已成为全镇贸易集散中心。 褚兰镇特产与美食 宿州乐石砚 宿州乐石砚为中国古代名砚,在唐宋时已负盛名。韩愈、白居易、苏轼、米芾等文豪方家均有论赞。在国内、日本、东南亚被视为珍品。乐石砚是传统名砚之一,产于安徽省宿县诸兰和介集一带,石色有浅灰、灰黑等。此砚材
【展开】
TOP 4
推荐理由:芦岭镇位于宿州市东南部,距市区23公里,南邻固镇,东接灵壁,京沪铁路和101、301省道南北擦肩而过,芦四路、芦花路贯穿全境,交通十分便利,年产200万吨原煤的国家大型通配煤矿——芦岭煤矿座落其中。芦岭镇现辖37个村(居)委员会,人口8.4万人,其中镇区人口4.2万人,镇区规模为6.5平方公里,为安徽省中心建制镇之一。2004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1040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70元,综合实力在全市乡镇中位于前列。 近年来,芦岭镇委、镇政府依托本地丰富的煤电资源,紧紧围绕“加快发展、富民强镇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”这一发展目标,全面贯彻党的-、十六届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和“-”重要思想,坚持以人为本,树立争创一流、率先跃升的发展观,解放思想,整合资源,准确定位,发挥比较优势,在经济结构上形成了以第三产业、交通运输业为龙头和乡镇建材、电力工业迅速发展的格局。我镇已连续四年被市委、市政府授予“乡镇经济运行考核先进单位”,连续五年被市政府评为“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镇”,招商引资、文明城镇创建、综合治理、信访等工作多次受到市、区表彰。 面对当前新一轮的发展创业0,芦岭镇委、镇政府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,通过大学习、大讨论活动,全镇广大干群的思想高度统一,决心在新形势下,进一步转变观念,凝心聚力,大胆开拓,求实创新,促进芦岭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,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的成就。
【展开】
TOP 5
推荐理由:砀城镇为标准建置镇,座落在砀山县中心,地处苏、鲁、豫、皖四省七县交界处,是县委、县政府所在地,全县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区域面积45.5平方公里,辖10个社区居委会,25个行政村,城镇总人口近14万人,其中农业人口7.8万人,现有耕地面积2456公顷,以种植蔬菜、水果为主。陇海铁路、310国道、10l省道穿境而过,砀(山)单(县)、砀(山)丰(县)、砀(山)永(城)、砀(山)夏(邑)等县道组成连接四省七县公路网,交通十分便利。是全省程控电话普及乡镇,有线电视网覆盖全镇。 砀城镇突出科学规划,发挥区位优势,重点发展二、三产业。西部苇子园、于楼工业区,重点发展罐头食品加工;东部为外资企业园区;南部及北部是以蔬菜瓜果销售、农药、农资、农业技术服务为主的商业区:周边地区发展与粮食、蔬菜、瓜果生产相关的销售和加工业。 改革开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,给城镇规划和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,同时进一步加大城市开发力度,先后开发了古城商业街、东城商业街等一批商贸区,绿化和美化工作成绩显著,城镇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,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,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,人民的生活水于大幅度提高。 近年来,随着民营经济蓬勃发展,外资企业纷至沓来。2004年民营企业营销收入6.5亿元。形成了以安徽省西苑集团为龙头,起点高,科技含量高,规模大的旗舰企业。全镇固定资产逾千万元的民营企业22家。优质服务,优良环境,优异的资源吸引着外商。砀城镇是全县招商引资工作起步最早的乡镇, 自95年台湾独资企业五福包装厂落户本镇后,累计引资已达到8.5亿元。2004年,全镇新引进外资2736万元,黄岩科技,东方制罐, 民鑫纺纱等14家外资企业已落地生根。亲商、助商、安商,以商引商,团结协作,共同发展已成为全镇人民的共识。 砀城镇先后荣获:宿州市红旗乡镇党委,连续10年全市小康示范镇,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镇,招商引资模范乡镇,计生工作全市第一名, 市社区建设示范镇,精神文明创建先进乡镇,普法教育模范乡镇,其中西城社区党支部受到中组织部表彰, 计生工作受到国家计生协表彰。 2021年10月,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、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,砀城镇榜上有名。 2020年9月,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,砀城镇榜上有名。 2019年12月,砀城镇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。
【展开】
TOP 6
推荐理由:宿州市辖乡。1958年建解集公社,后一度改区,1992年改乡。位于市境东北部,距市区47公里。面积108.5平方公里,人口5万。宿(州)后(程)、宿(州)灵(璧)公路过境。辖解集、大尚庄、马台、东陈李、沟上、史家、吴楼、灵 土庙、前程、泉井、桥上、纪湖、桂时、解王、巍山、张东、张西、刘 家楼、卞前、卞后、时窑、宣山、前杨、前李、后李、瑚树王、夏寨、清湖、韩王、傅桥、椿树王、贡东、贡西、二家张、小尚庄、云台、孙家寨、黄林、前塔山、藉塘等41个村委会。矿藏有铜、铁、大理石。乡镇企业有商贸、大理石雕、苇席、柳编等。农产小麦、水稻、大豆、玉米、红薯、棉花、烟叶、油料等。古迹有“春秋-”,鲁营集、子贡晒书石、子张讲学故址,八角琉璃井(为伍子胥逃亡马娘娘殉节处),老汪湖青冢(楚霸王青姬之墓)。当代书法家李百忍、金石家王少石、国画家孙德文等是解集人。.
【展开】
TOP 7
推荐理由:萧县辖镇。1984年设白土镇。位于县境东南部,距县城13公里,北靠江苏省铜山县。面积69平方公里,人口4.2万。倒流河从南向北经花甲寺向西注入闸河。萧(县)桃(山集)、萧(县)庄(里)公路过境。辖卢村、费村、戴村、董店、马楼、欧盘、老山口、花甲寺、孤西、孤东、白土、祝寺、圩子、冯楼、邵村、张村、庙街17个村委会。以农业为主,产小麦、山芋、豆类、芝麻等。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和粘土,素有淮北矿产摇篮之称,小煤窑较多。古迹有北宋时期的陶瓷遗址(宋称萧窑)和花甲寺村旁的新石器时氏遗址,均系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. 2016年11月,白土镇入选第三批安徽省千年古镇。 萧窑遗址 萧窑遗址位于安徽省萧县白土镇。1960年发掘。经考证,萧窑始建于唐,因白土镇既产瓷土,又有木柴、煤炭等燃料,为萧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,到南宋时已成为金朝在徐淮地区的大瓷窑之一。该窑所产的瓷器多
【展开】
TOP 8
推荐理由:宿州市辖乡。1950年设苗庵乡,1961年建公社,1984年设乡。位于市境东北部,距市区30公里。面积110.5平方公里,人口4万。宿(州)苗(庵)公路过境。辖苗庵、梨园、双盛、朱李、尹陈、草寺、中湖、王集、北马庙、编、李圩、刘小庄、曹集、夏王、刘李、张家、宁圩、唐南、祁玛、赵夏、宁祠堂、中新、张阉、大湾24个村委会。农产小麦、水稻、玉米、大豆、红薯、棉花、烟叶、油菜子、中药材、蔬菜、西瓜。盛产优质苹果、酥梨、桃。.
【展开】
TOP 9
推荐理由:蕲县,宿南古城重镇,居皖北平原腹地,依悠古浍水而立,距离宿州市区20公里,南眺蚌埠,北抵宿州,东连固镇,西接濉溪。自古乃英雄逐鹿场所,兵家必争之地。全镇总面积为101.74平方公里,人口8.2万,下辖4个居委会,29个村,207个自然庄,镇区总建成面积5.6平方公里,入驻人口已逾4.5万。党员2278人,党总支3个,党支部67个,党小组274个,其中29个村2个村设党的总支委员会,分别辖3个党支部,其余27个村设党支部委员会,农村基层党小组174个;教育总支1个,党支部12个,党小组27个;机关企事业党支部22个,党小组73个。 蕲县镇区位优势明显,交通极为便利,水路、公路、铁路四通八达,天然浍河黄金水道通江达海、青芦铁路横亘东西,206国道纵贯镇区南北,合徐高速公路飞跨蕲县西部。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,历史悠久,土壤肥沃,东周时期,属沛郡之楚邑,秦统一六国时置蕲县,南梁改设蕲城郡,隋朝复称蕲县,元代废县迁至宿州,建国后先后为区、乡、公社、镇所在地,1999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副县级中心建制镇。 蕲县镇历史源远流长,是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大起义-----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发源地。1988年蕲县古城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区,其上秦砖汉瓦,俯首可拾。境内陈胜吴广起义点—点将台,陈胜之妹陈雪花墓地——雪花山,后人纪念陈胜吴广而建的三贤庙、庙前陈胜手植的红果树历历在目;镇域东西的古战场闻名天下—陈胜、吴广农民大起义、汉刘邦征讨淮南王英布、淮海战役双堆集大血战,均发于此;传说中的一步两桥、鱼赶集、观星台、二龙戏珠等景观依稀可见,名优特产马蹄烧饼、浍河鲤鱼闻名遐迩。 这里人文景观非常丰富,是一块亟待开发的旅游胜地,与外延景点双堆集淮海战役烈士陵园、闵子墓、闵祠、白居易故居扶梳亭、虞姬墓,垓下古战场等景点连成一片,须臾即至。. 2017年6月,蕲县镇被认定为第四批安徽省千年古镇。 蕲县古城遗址 蕲县古城遗址位于宿州市南20公里处蕲县镇境内。206国道穿城而过,是安徽省内发现最早的一座古城。秦统一六国时置蕲县,南梁改设蕲城郡,隋朝复称蕲县,元代废县迁至宿州,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
【展开】
TOP 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