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河是一种人工开凿的通航河道,通常是用于航运的,因此名为运河,此外运河还有灌溉、分洪等等功效,其中京杭大运河就是我国最著名的一条运河,接下来排行榜123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京杭大运河吧!
世界里程最长、工程最大的古运河
京杭大运河于春秋时期起始,是世界里程最长、工程最大的古运河,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。起点位于余杭(现杭州),终点在涿郡(现北京),途中穿越浙江、江苏、山东、河北四个省份和天津、北京两个城市,连接五大水域:海河、黄河、淮河、长江和钱塘江,全程约1794公里。它的主要水源来自微山湖。这项伟大工程不仅彰显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,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。其存在对中国南北区域经济、文化的创新和交流,以及沿途地区农工业经济的繁荣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。
京杭大运河的历史由来
京杭大运河的建设始于春秋时代,最初主要用于支持军事活动,例如运输部队和物资。隋朝统一中国后,他们决定修建连贯南北的运河,其目的不再仅限于军事,而是转向服务于经济。当时,中国的经济重心已从北部的黄河流域转移到南部,南部的经济在混乱的四百多年中迅速发展。隋朝希望加强对南部的管理,加强南北经济联系,所以建设了这条运河。
此外,隋朝也需要通过运河来对抗南方强大的门阀世族和北部边境的威胁。自隋以后的各朝各代,包括统一和分裂时期的政权,都对运河的修缮和完善给予了高度重视,以利用其在经济、政治和军事上的用途。元代时,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,明清两代则将其发展为南北主要水运线。运河的开凿和整修始终是为了满足实际的运输需求,成为封建王朝的生命线。历代有远见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运河的建设。
京杭大运河的运用情况
京杭大运河,长3200公里,历史可追溯至2500年前,是最早、最长、最大的人造河流,北端起于北京,沉积了丰富的运河文化。运河连接了政治与经济中心,同时联络了不同的流域生产区。封建统治者利用运河建立了漕运系统,运输各地物资至京城。漕运体系经历了多次变革,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,如唐朝将直达运输法改为分段运输法。明清时期,随着经济发展,物资交流需求增大,漕运逐渐商业化,官方也因势利导,允许漕船附带货物或载客运输,使得运河贸易更活跃,催生了众多商业城镇,京杭大运河由此也演变为商运河和民运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