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赛场上不仅是粉丝们的情绪紧张激动,球员们的情绪也是比较容易激动的,今天,排行榜123网为您搜罗,NBA十大群架事件,乔帮主也上演过“精武门!一起来看看吧!
首当其冲的就是奥本山宫殿事件。2004年11月20日,本-华莱士由于对阿泰斯特的犯规不满,“大本钟”上前狠狠地推了阿泰斯特一把,这也导致双方球员的情绪瞬间失控,而场边的球迷更是让事件迅速升级,一位球迷将一杯饮料倒在了阿泰身上,后者恼羞成怒并对这位球迷拳脚相加,而小奥尼尔和杰克逊也冲上去围殴球迷,场面顿时陷入一片混乱,比赛也被停止。
事后,NBA对这起恶性斗殴事件做出了最严厉的处罚,不可否认,这次群殴事件也让联盟的公众形象遭遇到了严重的损害。
作为篮球圣地,麦迪逊花园广场在2006年12月17号也发生过一段不光彩的历史。闹剧是由尼克斯的替补球员马蒂-科林斯引发的,当时他对掘金后卫JR-史密斯实施了一次粗野的锁喉犯规,随后,包括卡梅罗-安东尼在内的多名球员纷纷加入混战,本场比赛总共有10名球员被驱逐出场,由此酿造了臭名昭著的的麦迪逊群殴。
乔帮主也上演过“精武门”。在公牛与步行者的一次遭遇战里,补篮成功后的米勒顺势故意撞向乔丹,飞人殿下被撞个趔趄。怒不可遏的乔丹追上米勒质问对手何意,米勒根本就不吃联盟老大那一套,嘴上毫不示弱,被彻底激怒的乔丹终于选择向对手挥出老拳,两人缠斗在一起。最终乔丹用40分,9个篮板,9次助攻和6次抢断的漂亮数据狠狠地教训了米勒。
两大中锋奥尼尔和巴克利也曾在球场上略显拳脚。当时在篮下的纠缠中,巴克利没有斗过奥尼尔,于是他气得把球砸到奥尼尔的脑袋上。奥尼尔哪堪如此侮辱,当场就要大打出手。不料巴克利利用自己的身高矮的优势,轻松将奥尼尔掀翻在地,按倒在地后一顿猛揍,引发了两队球员之间的争斗。但是现在两人却成了好朋友。
“大妈”约翰逊和“硬汉”莫宁之间的恩怨情仇可以追溯到黄蜂时代,当时两人因为老大之争结下梁子,最终莫宁去了迈阿密热火,而“大妈”也远赴纽约尼克斯。正所谓不是冤家不碰头,在1998年4月14日的季后赛首轮第4战中,拉里-约翰逊因为挑衅莫宁导致后者恼羞成怒,两位铁血壮汉瞬间扭打在一起。
而故事的焦点则是当时身为尼克斯主帅的杰夫-范甘迪,他跑上去死死抱住莫宁的大腿并被后者生生拖出了几米远。随后莫宁遭遇禁赛,而尼克斯最终也淘汰了对手,上演了“黑八奇迹”。
表面上看着很文静的“大鸟”伯德却是打架的好手。当年在与76人的比赛中,“大鸟”打得比“J博士”要好,在第三节还有1分36秒的时候,欧文和伯德两人发生了摩擦,然后“J博士”一拳打在他的脸上,伯德也不甘示弱,还以颜色。而后巴克利等人一同参战,场面甚是火爆,而费城的球迷们也是异常兴奋,满口吐脏助阵。
科比也参与过多起群殴事件。当时湖人已经领先步行者两位数,不过科比仍然在终场哨声吹响之前在米勒面前投了个三分。之后科比和米勒一步步走进,接近中场,嘴里各自嘟囔着什么。在到了中线附近的时候,科比右手击出重拳,米勒闪身躲避。紧接着,米勒抓住布莱恩特,两人进行贴身肉搏。两名全明星球员推推搡搡,一直打到场边的记录员桌子上,裁判被推到了一边。“大鲨鱼”见小弟挨揍,立刻冲上去教训米勒以及他的队友们,最后双方参与群架的人都受到了联盟给予的处罚。
姚麦也曾经为队友出过头。火箭在客场以94-82击败太阳的比赛中,两队在第三节末段大打出手。当时的火箭控卫拉夫-阿尔斯通给麦蒂做掩护的时候,太阳前锋马特-巴恩斯与之发生了冲突。两人随即扭打在一块,这时在场球员几乎都参与到了这次斗殴中,麦蒂、斯蒂夫-纳什和沙克-奥尼尔均领到了一次技术犯规。
姚明虽然并不是矛盾的起因,但是在双方群殴之前,姚明是站在最中间的,很多球员不知是拉架还是打架,姚明也被奥尼尔的一把推倒在地。这种事情总少不了“大鲨鱼”啊。
1993年3月23日,纽约尼克斯遭遇战力整合完成的菲尼克斯太阳队,这场球被专家视为总冠军前哨战。两方人马打来火气十足,冲突的引爆点则是太阳凯文-约翰逊和里弗斯,两人大打出手,尼克这边以安东尼为首跳出来助拳,巴克利领军的太阳也加入其中。最后,约翰逊和里弗斯各被禁赛两场、穿着便服偷打约翰逊的安东尼也被禁赛一场、罚款两万美元。
拉加-贝尔是NBA最难对付的防守球员之一,不仅仅是因为他粘人的防守技巧,还因为他一些越界极有可能导致对手受伤的动作。在早年效力太阳期间与湖人的比赛中,他就曾经对科比施以暴力“锁喉手”,险些引发双方球员的群殴。而贝尔被罚出场还念叨:我为什么要尊重他?
在季后赛系列赛第五场赛后,先是贝尔咒骂科比是一个“华而不实、狂妄自大的个人主义者”,而且还从裁判哪里得到的照顾。“我认为很多人放任他做这些事情,他也就觉得自己能这么做,但是我不认可,”贝尔说道。随后科比说出了一段批评贝尔的经典独白,将大自己2岁的贝尔称为“孩子”。“他认识我吗?我认识这家伙吗?我不认识这家伙,”科比说道,“我可能曾经和这家伙说过一句话,但我不认识这个孩子,也不需要认识这孩子,不想认识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