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,石盖塘街道上榜第三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。
名称来历相传“八仙飘海”中的铁拐李飞越南天时,护身宝玉不慎落入池塘而得名。
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2°51′45″~113°00′42″,北纬25°34′00″~25°42′30″。地处北湖区东部,东与郴州市苏仙区坳上镇相邻,南与永春乡接壤,西靠鲁塘镇,北连增福街道。镇政府驻五星村。邮政编码423025。距北湖区政府驻地10千米。
政区沿革清朝、民国时期属郴县境域。1949年称郴县专区石盖塘乡。1956年撤区并乡,成立小溪乡政府。1965年10月撤乡,一部分划入坳上人民公社,一部分划入良田人民公社。1980年12月,从良田人民公社划出板田脚村、大溪村,从坳上人民公社划出五星村(现五星村和石盖塘村)光明村、小溪村设立小溪乡,乡政府驻地小溪村。1994年2月,政府驻地由小溪村迁至石盖塘村。1994年12月,撤销郴县和县级郴州市,分别设立苏仙区和北湖区,小溪乡划入北湖区。1996年7月,设立郴州石盖塘乡镇工业小区。1997年4月,撤乡建立石盖塘镇,1997年8月,苏仙区坳上镇万寿桥村划入石盖塘镇。石盖塘乡镇工业小区与石盖塘镇政府合署办公。2012年4月,江口乡与石盖塘镇成建制合并,置石盖塘镇。
政区划分2012年4月,设有白石岭、小溪、五星、石盖塘、光明、大溪、脚田脚、万寿桥、江口、枫木岭、龙广洞、新屋、竹枧水、功德岭、上垅、下垅、白菊塘、高塘18个村民委员会,2个居民委员会;下设164个村民小组。
人口面积2012年4月,辖区总人口18000人,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100人,城镇化率28.33%。另有流动人1884人。总人口中,男性9036人,占50.2%;女性8964人,占49.8%;14岁以下6714人,占37.3%;15~64岁8946人,占49.7%;65岁以上2340人,占13%。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,达19427人,占94.5%;少数民族有瑶族712人,占总人口的5.5%。2011年末,人口出生率10.85‰,死亡率3‰,人口自然增长率6.5‰。
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8.95千米,南北最大距离10.9千米,总面积92.04平方千米,其中陆地66.52平方千米,占72.23%;水域25.57平方千米,占27.76%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19人。
自然条件
地形地貌境内大部为丘陵,地势高峻,群山林立,最高点位于新屋村,海拔1345.5米。海拔最低点为镇政府驻地245米,东西高差1100.5米。
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,其特点是气候温暖,四季分明,阳光充足。1981年~2010年平均气温14.8℃,年均无霜期288.2天,年均日照1463.3小时,年均降水量1501.3毫米,年均降雨日数为169.7天,极端年最大雨量2590.8毫米(1975年),极端年最少雨量822.9毫米(1958年),降雨集中在每年的4月至6月。
水文境内河道属湘江支流耒水水系。郴江河从竹枧水村大排山发源,由西向南流入境内,境内河道长25千米。有水库2座,仙岭水库总库容2300万立方米;江源水库总库容1027万立方米。有白石岭、光明村、下垅村山塘3口。
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境内矿产有白钨、铋、铜、锰、白云石、萤石等,集中分布在小溪村、白石岭村、板田脚村一带;萤石有探矿权的储量为38.5万吨,有采矿权的储量为10.9万吨,集中分布在白菊塘村至枫木岭村一带。
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涝、山体滑坡等。最严重的一次洪灾发生在2002年8月8日,连降暴雨约13个小时,受灾面积达1000公顷,减产粮食2.5万公斤,直接经济损失3500万元。
经济概况
农业耕地面积17319亩,人均0.86亩,其中水田15139亩,旱土2189亩。2011年农业总产值10266万元。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。2011年生产粮食8099.08吨,人均402千克,其中水稻8047.99吨。经济作物以种植蔬菜为主,2011年蔬菜产量51728吨。畜牧业以猪、牛、家禽为主。2011年生猪饲养量38198头,年末存栏17707头;牛饲养量3814头,年末存栏3246头;家禽年饲养量325868羽,其中鸡年饲养量为156067羽。
工业以冶炼、食品加工、制造、小水电为主。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1755424万元,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8%。有规模企业12家。
财政金融2011年末财政总收入10287.9万元,比上年增长40%,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98.7万元,比上年增长23.8%。工商各税636.7万元,区财政体制补助收入556.4万元。人均财政收入276元,比上年增长6.1%。
社会发展
文化艺术2011年末有乡文化站、广播站各1处,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8处,各类文化专业户45户,各类图书室18个,藏书4余万册。
教育2011年末有幼儿园4所,在园幼儿198人,专任教师15人;小学8所,在校学生227人,专任教师15人,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%;初中2所,在校学生651人,专任教师64人。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、小升初升学率、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100%。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6万元,比上年增长10.8%。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7.3%。
医疗卫生2011年末有乡级卫生机构2个,村级卫生室10个,共有床位54张,固定资产总值388万元。专业卫生人员46名,其中执业医师10人,执业助理医师12人,注册护士7人。2011年医疗机构(门诊部以上)完成诊疗29681人次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6560人,参保率92%。
体育2011年末有体育场6个。17%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。
广播电视2011年末有线电视开通1246户,电视综合覆盖率98.33%。
社会保障2011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24户,人数994人,支出83.5万元,比上年增长15%;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38人次,共支出14.44万元,比上年增长16.7%;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0户,人数87人,支出33.4万元,月人均320元,比上年度增长13.8%。国家抚恤、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8人,抚恤事业费支出26.39万元,比上年度增长11.7%。社会福利费103.44万元,比上年度增长12.4%。敬老院1家,床位54张,收养农村五保老人48人。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8185人,参保率90.3%。
基础设施
交通运输境内有武深高铁、京广铁路、107国道、京珠高速公路、厦蓉高速公路、槐万公路经过。其中107国道、厦蓉高速公路、槐万公路3条干线在万寿桥村交汇。
邮政电信2011年末,有邮政所2个。
镇区市政建设
城市道路2011年末镇区道路总长度6358千米,人均拥有道路长度1567米;道路铺装面积50520平方米,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2平方米
公共交通日发客运汽车260班次,日均客运量7800余人次。
供电2011年末,辖区拥有35千伏以上变电站2所,主变压器4台,总容量5.9兆伏安,高压输电线路15条,总长度140千米,用电负荷1900千瓦,是郴电国际、湖南电力公司确定的重点供电网之一。
给排水2011年末有自来水厂1座,铺设干线水管10千米,生产能力3200吨/日,年工业用水0.12万吨,生活用水0.28万吨。